挣脱表象的桎梏,触摸真理的本源,是深埋于人类血脉中的执著,引领我们的眼睛抵达更多星光璀璨。今年,收到剑桥大学自然科学-物理专业的预录取,朱江也将加入仰望星空的行列,踏上这条光辉的探索之路,追逐这个古老的梦想。
在领科,朱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认可,更是一片丰饶的精神海洋。让我们聆听他的所思所想,走近他的高中时光。
“上帝掷骰子吗?”

“上帝掷骰子吗?”在课堂上第一次接触光的波粒二象性开始,这个量子物理最经典的命题留在了朱江的心中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更大的阅读量为他开启了一个奇妙的学科世界,也让他坚定了他的选择。
没有知难而退于量子物理著名的晦涩,朱江孜孜不倦地扩大着自己的认知版图。他广泛地阅读着物理的经典教材,也利用网络的公开资源接触大学阶段的内容,学完了MIT公开课。在参与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的过程中,他积累着知识量,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。

朱江的笔记
选择去剑桥学习物理,朱江期待着能够在多学科的研究路径中接触更广的知识。对于他而言,物理不仅是一种工具,更是一种哲学,是对世界的诠释。“量子力学提供了一种对因果论和决定论的探讨方式。比如,哥本哈根诠释在某种程度上提出自由意志是可能的,否定了爱因斯坦等人推崇的因果决定论,原因和结果不能完全联系在一起,也宣告了历史决定论的破产。然而,就像尼采认为自由意志也自相矛盾,量子力学虽然自洽,但也没有绝对的正确,正如费曼说:‘我想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真正了解量子力学。’”
朱江愿意成为这些并不“真正了解量子力学”的人之一,在不确定性与未知中感受探索本身的魅力。
“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”

初中毕业后,朱江来到领科,开始接受国际化教育。“能获得更丰富、更前沿的教育资源,也能在解题技巧外,接触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。”
朱江与伙伴们一起创办了领科物理社。作为首任社长,他以热忱对待每一次活动,每周准备充实的内容,为大家的高中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有着相同热情的同学们相聚在这里,分享自己学到的新知识,在交流中提升自己、成就彼此。物理社的另一位社员周汉元也获得了牛津大学物理系的预录取。在学术类社团中的活动也锻炼了朱江的表达能力,让他在面试中凭借清晰的思路与深厚的积累,收获了教授们的认可。

物理社的分享活动
日常生活中,朱江喜欢阅读,也喜欢游戏与动漫。他最欣赏的作家是太宰治,后者的文字在虚无之下蕴藏的希望令他动容,让他看到灵魂间美好的羁绊。他也喜欢玩策略游戏解压,在虚拟世界奇妙的设定中放飞想象。从不同媒介、不同形式的作品中,朱江构建了自己富足的精神世界。

朱江的书架
这些并未影响朱江优异的成绩。在Pre年级,朱江参加了一般由AS学生参加的BPhO。“当时我正好也在准备AMC,我认为两项竞赛的准备有着共通的地方,于是我决定同时参加BPhO与AMC。如何分配时间,如何成果最大化,是关键所在。”最终,朱江在BPhO中获得超级金奖,在AMC获得全球卓越奖。“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竞赛辅导。在升学时,老师也给了我很大帮助,让我了解了各个学院不同的理念与要求,带领我们熟悉面试的风格与考察方式。” 一以贯之的自律与高效的学术引导为朱江带来了丰富、充实的高中生活。
学生寄语

特别感谢所有老师同学,感谢物理老师Damjan帮我写推荐信,感谢陈钊老师在申请季期间给我的悉心指导,感谢班主任胡老师在我学习生活的支持和帮助。正是因为这些优秀的老师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,我才能有动力和能力去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申请季没有捷径可走,焦虑、紧张、期待、羡慕、喜悦、失落等各种感情会接踵而至,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所有的变化,怀揣着对专业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不断求索。最后,祝愿学弟学妹们来年能够获得梦校的offer,不断努力,不断攀登。